从四百年前徐光启对科学的热切探索,到近代中国上海出现的博物馆、图书馆、学校、天文台等科学机构,无不为科学、艺术文明传播的通道。当年,西方教会的进入,本意只是为了传教,但客观却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今年暑假,就让我们走进各大场馆,一起追寻传教士带给上海的文化精神,体会上海“食而能化,化而能食”的气魄与魅力。
坐落在上海西南郊佘山之巅的上海天文博物馆,其前身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佘山天文台。1872年,天主教的巴黎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建立了徐家汇天文台,从事气象、天文和地磁等观测、预报。1900年,又在佘山新建一座天文台,安装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现在展馆里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徐光启、利玛窦、蔡尚质、高平子、李珩等科学家的事迹,并且展示了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传入中国、在上海落户的轨迹。
一座以红色的墙体闻名的天主教堂,凭其鲜明的风格在上海这座灰色钢筋水泥中充满艺术感的存在着。若是天气晴好,教堂前的广场上,散步着一对对拍摄婚纱照的新人。徐家汇天主教堂原名圣伊纳爵教堂,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教堂为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双尖顶建筑,尖拱形的门窗,天花板,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教堂外墙上有五个人的雕塑,其中在正中间最高最大的即是耶稣,另外四位则是记录耶稣言行举止的四福音使徒。
路过汾阳路时,有没有看见那座昵称“小白宫”的恢弘建筑,这是始建于1905年的法国后期文艺复兴式住宅,住宅分上下两层,另有半层为地下室,现为上海工艺美术馆。上海工艺美术馆分别为雕刻馆、织绣馆和民间工艺馆,设立有绒绣、刺绣、灯彩、面塑、剪纸、玉雕、漆刻、镶嵌、砚刻、竹刻、细刻、工艺绘画等类别,陈列着近300件作品,从中可以映现上海工艺美术发展的脉络。
(上海天文博物馆) (徐家汇天主教堂)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最近,《宋庆龄和可爱的家》亲子活动吸引了众多家庭的参与。活动举办地在建于1920年的宋庆龄故居。这是一座带有德国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据说该建筑为希腊富商委托德国人设计施工。1948年宋庆龄迁入,在此居住了三十余年。1988年5月成立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除对外开放外,还负责保管、整理、研究宋庆龄遗物和有关史料、史迹。楼下车库里还停放着斯大林赠送的一辆“吉姆”牌轿车。
中福会少年宫前身是英籍犹太人冒险家嘉道理的住宅,因其建材使用了大量的从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故又称为“大理石宫”。内部有大小活动室20余间,并开设了一些课程,比如芭蕾、话剧等,在馆内不仅能欣赏到富丽堂皇的室内美景,还可以提升气质。在综合楼旁边的是“勇敢者道路”,由好汉坡、高空钻网、儿童艺术攀岩、趣桥等项目组成,还有不倒翁方阵、吊环组成的软网等,同学们需要攀爬跳跃,使劲浑身解数,锻炼了勇气,也考验了智力。
这是在沪宁铁路上海站原址上按照英式古典建筑风格修建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上海铁路博物馆以史料和实物为主要载体,展示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铁路进入中国后,上海及华东铁路100多年来所走过的历程,突出反映铁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馆内共分6个部分,有50余展项,近千件展品。内有珍贵的铁路老设备、老器材和历史图片,还有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可让观众参与的科普项目。
(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中福会少年宫) (上海铁路博物馆)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