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热门资讯>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录入工作管理办法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录入工作管理办法

发表于: 2015-02-03 15:38:36 浏览: 761

为贯彻中央8号文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根据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2009-2020)》、《关于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德〔2010〕2号)文件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学生军训、农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考察(调查)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上海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要求是: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的时间一般每学年不少于30天,高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时间一般每学年不少于15天;其中,高中阶段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不少于60学时。为做好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记录工作,特制订管理办法。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整体目标

    1、客观记录学生参与学生军训、农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基础性实践体验活动情况,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基本数据。

 2、客观记录学生开展社会考察(调查)、志愿服务等提高性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主要反映学生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热点问题,开展的社会调查研究课题,表达学生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切和思考。每个学生可以提交1—2项在高中阶段形成具有一定质量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二、信息工作平台

“博雅网”(www.21boya.cn)是记录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的统一信息平台,这是由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易班发展中心技术支持及运营,汇集了沪上知名校外实践场馆、基地,充分发挥了双向互动、综合评价、线上线下联动的作用和优势。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内容

    1、学生军训

学生参与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展的为期10天的学生军训、国防教育活动。相关管理和记录工作按学校原有规定进行,并登录博雅网平台进行记录。

2、农村社会实践

学生参与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展的为期7天的农村社会实践。相关管理和记录工作按学校原有规定进行,并登录博雅网平台进行记录。

3、志愿服务(公益劳动)

(1)赛会服务。国际、国内重要会议、赛事、活动志愿者服务;

(2)民生服务。敬老、爱幼、助残、助学、助困活动;街道、居委会挂职活动;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参与无偿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维护交通秩序活动;社会慈善公益活动;公益劳动;

(3)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公益劳动)

4、社会考察(调查)

鼓励学生到社会(社区)及各类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开展调查研究与实践体验,并形成调研报告等研究成果,体现学生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切和思考。

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考察(调查)等方面,每个学生可以提交1—2项在高中阶段形成具有一定质量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四、录入工作要求

1、学生自主申报与逐级核实相结合

(1)对于学校组织的学生团队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由学生本人登录“博雅网”(www.21boya.cn),填写内容并下载《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鉴定表》,至相关单位盖章,交学校审核认定;学生个体参与的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应首选学校、区县、市级层面推荐的教育基地或场所,如未进入推荐基地名录参加相关活动的,须由学校审核确认。如在志愿者活动中产生作品和实践成果,由学生本人上网录入活动信息并申报成果材料(见附件2),由学校负责审核并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定,评定结果由学校上网录入;

(2)对于社区和场馆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本人上网录入活动信息,包括申报成果材料,由各学生实践指导站(点)逐级核实,场馆活动由场馆“教育部”或教育专员负责核实,最终由学校认定;对于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项的,由学生本人上网录入获奖信息并向学校提供相关证明,由学校负责核实。对于尚不具备信息化条件的指导站(点),由学校根据其出具的活动认定代为进行网上核准。

2、学校信息录入及核准工作

学校应建立信息录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博雅网”学生社会实践信息录入的账号管理和信息安全工作,确保学生社会实践信息的真实和安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录入内容和认证由相关教师(走班制导师、社团辅导教师、相关学科教师、班主任等)根据接纳单位的相关证明予以核准。

(1)志愿活动(公益劳动)核准材料主要是填写《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鉴定表》,也可提供相关活动方案的记录;

(2)社会考察(调查)包括场馆调查研究核准材料应包括:课题申请表或课题方案、照片或影像资料、论文或调查报告等成果材料;

学校应指导学生填写市级统一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鉴定表》,该表每学期经由学生自主录入、各级核实、学校认定,在学期结束前由学校统一导出。

3、场馆核准工作

安装电子学生证读卡设备的场馆(基地)要在“博雅网”发布本场馆文化活动认知题库、调查报告题库、志愿服务类活动信息(参与场馆义务讲解、科普宣传、活动组织策划项目);场馆“教育部”或教育专员对学生自主申报信息准确与否进行审核。

4、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点)核准工作

各社区学生实践指导站负责发布辖区内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考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信息;对学生自主申报的进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的信息进行核准;对所辖各指导点核实工作进行复核和监督。各社区学生实践指导点负责对学生参与本单位内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核准。

五、工作保障

1、学校整体负责对学生综合评价社会实践的领导和管理。要建立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评价工作的机制,定期研究和审核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形成班主任、各学科教师以及走班制导师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确定专人负责学生评价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公示学生取得的作品和成果;加强责任签约,在提供资源、双向核准认定、查询公示、规范操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担的学生社会实践安全责任机制,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必须事先征得学校、家长同意,确保各方知情权;对毕业班学生统一填写并导出《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鉴定表》。

2、各场馆和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合力育人作用。由“教育部”和教育专员以及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专人承担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工作,同时向社会作出诚信评价的承诺;建立学校与各场馆、社区实践指导站(点)的互动沟通和双向认证机制,明确评价内容、评价资质和工作流程,客观真实地核准和评价学生在场馆、社区的实践情况,并及时向学校进行反馈;各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应形成明确工作制度,定期对所辖范围中的各社区实践指导点工作进行检查监督,通过材料审核、活动观察员、随机暗访抽查等方式确保社会实践核准工作如实开展。

3、建立准入条件和常态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归口管理。市、区县校外联各成员单位、各区县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归口管理,明确专人负责指导和监督该项工作,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实地考察,根据管辖范围内接纳单位资源分布及服务教育能力的情况,严格按照准入条件,筛选一批符合申请资质的接纳单位,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审批,市校外联办统一备案;要严把质量关,对日常管理形成制度化安排,通过资料审核、实地走访、数据分析、场馆述职、项目观察员等各类方式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质、有序、安全开展。

4、建立信誉评价制度。对各接纳单位公共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服务教育的能力和持续保障机制进行科学评价,从开展活动的主题及内容、组织及实施、安全管理和信息核准四个方面予以考核;评定工作由对应的管理部门开展,定期向社会发布。

5、信息录入的平台建设和时间节点。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和使用,利用博雅网网上场馆资源,发挥双向评价对校内外教育资源建设、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校内外教育衔接的功能作用,形成学生社会实践基础数据库。拟在2015年3月选择部分区县普通高中学生率先开展录入工作,6月全面推广至本市所有高中。

附件1: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鉴定表

附件2: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鉴定表

附件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单位信誉等级评价方案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网友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如发现灌水或违规言论将视情况删除或扣除一定的学分,感谢配合。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进行中的活动

    关联场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