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历史的纽带,交流的纽带

发表于: 2016-01-26 21:16 浏览: 42001

一方面在公共场所提倡讲普通话,一方面又在媒体上呼吁保护上海话。上海话到底何去何从呢?我带着疑问,来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请正在那里拉家常的婆婆们谈谈对保留上海话的看法。她们一致认为很有必要把上海话传承下去,因为她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上海话,从小听惯讲惯的上海话里有她们对过往的回忆,是情亲,不能舍去。

我又请活动中心前台接待的大姐姐,谈谈是不是有必要保留上海话。她是新上海人。她说全社会普及上海话是不是有必要不清楚,但是她认为自己有必要学好上海话,因为这能帮助她尽快融入上海。上海人并不排外,会和她讲普通话。但是如果能说上海话就能更好地和上海本地的老人交流,为他们服务。

我见到来上寒假爱心学校的小朋友,也和她聊起了沪语的“生死存亡”。沈心婷同学首先肯定了沪语有必要保留并传承下去。她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上海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等只有通过沪语才能表达得更精确传神。爸爸妈妈上小学时,在学校里说一个上海话词语都要被扣分。现在学校里都把上海话当第二外语设置课程了,可见上海话的传承岌岌可危了,学校对上海本地方言的态度也180度大转弯了。

我还采访了美国回来探亲的表弟。他能听懂上海话,也能说上几句。一提起上海特色美食,他脱口而出的沪语“大饼、油条、脆麻花!”着实惊到我了。上海是根,上海话就是藤蔓,无论走多远,只要一讲起上海话,游子的心就温暖了。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生活中到处能听到各种语言,有外语、有方言,但用的最多的是普通话,倒是上海本地方言沪语渐渐听不大到了。有时听到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却是从老外的嘴里说出来的,不禁令人汗颜。沪语作为上海本地语言,承载着上海历史文化,讲上海话也是一种传统。不能让上海话变成历史,只留在记忆中。上海话是人与人交流的纽带,是现在和过去的纽带,我们要把上海话和海纳百川的精神一起传承下去。


采访沈心婷.jpg

(沈心婷同学乐于分享她对上海话传承的想法)


采访表弟.jpg

(小表弟一说起上海小吃就开心的不得了)

老师评语

文章开头便设置问题,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对于采访过程的描述也多样而不枯燥。结尾的感悟更是结合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非常深刻。整体非常好!

—— 博雅袁老师

网友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如发现灌水或违规言论将视情况删除或扣除一定的学分,感谢配合。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中级小记者

hey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