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 > 场馆新闻> 上海这座光荣之城,与伟大建党精神有着三重渊源

上海这座光荣之城,与伟大建党精神有着三重渊源

发表于: 2023-06-17 00:00:0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党的创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纵观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百年历程,上海既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又以其文化滋养了伟大建党精神,同时不断传承和弘扬着伟大建党精神。 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回望百年波澜壮阔奋进历程,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下,对党的创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形态的概括,既具有高度的意蕴特征,又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毛泽东称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称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时说,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的形成,体现于党在上海创建的历史进程中。 第一,党在上海创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从此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而奋斗。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逐步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上海,马克思主义得到较早而深入的传播,为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进一步传播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和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在对近代各种思潮的反复比较、分析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通过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风云、思考国家命运,为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奠基作用。中共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确立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从此有了自己的政治灵魂。 第二,党在上海创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开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共一大确立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共二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就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而言,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毛泽东在《祝上海解放》中宣布,上海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上海的解放“表示中国人民已经确立了民族独立的基础”。上海的命运实际上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上海的解放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具有特殊意义,而党在上海诞生后的百年奋斗历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三,党在上海创建,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体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其一,上海开埠后,中西交汇,华洋杂处,上海人民在浸染西方现代文明的同时,也更为深刻地体会到民族矛盾和阶级压迫,从而产生更为强烈的斗争精神和锻炼出更为多样的斗争方式。其二,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上海的工人们收入低、经济地位低下,为改善自身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很早就开始自发地进行斗争。其三,中共一大、二大在上海的召开也佐证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尽管当时上海“一市三治”,存在有利于革命活动的“政治缝隙”,但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租界当局,均视共产主义为“过激主义”,为社会的最大威胁。党在上海的创建,本身就是危墙下的使命使然,“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贯穿其中。 第四,党在上海创建,讨论制定党的纲领和章程,彰显“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人民性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一大”决议声明,中国共产党“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创建时期起就着力建设成为一个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由一批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先进分子以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形成的政党,才能彻底结束中国近代以来一盘散沙的局面,把中国人民凝聚成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整体,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项光荣而艰辛的事业。 二、作为中国近代文化的高地,上海文化滋养了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种精神,它必定有一定的文化载体来表征它的历史存在。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上海文化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在通常说,上海文化有三个重要来源——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不同向度来认识它们与伟大建党精神之间的关系。 江南文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滋养,可以从江南地区的文化传统来认识。江南自古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宋代以后逐步兴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在江南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实用理性不仅是崇尚实用的态度,也是务实、勤勉的积极进取精神。在这种实用理性精神的影响下,上海的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的先进经验,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就从中得以淬炼。同时,江南文化也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和斗争精神。陈独秀、陈望道、俞秀松等来自江南的建党先驱,性格中都有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如此忧国忧民、刚毅勇健,才能完成开天辟地的建党伟业。 海派文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滋养,可以从海派文化开放、多元、包容的特质来认识。1920年4月,共产国际远东局维经斯基向陈独秀提出能否和中国的知识分子谈谈以更多地了解中国情况时,陈独秀当即回答说:“吴先生(注:即指维经斯基)想和中国先进分子取得广泛联系,到上海是最适合的地点。这里集中了各个学派和社团的各种各样的人物。”不仅如此,当时的上海也是全国的新闻中心和印刷出版中心。上海秉承江南文化并借鉴西方工业文明而形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土壤,也促进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 红色文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滋养,可以从红色文化的先进性和辐射性来认识。其一,上海是中国革命的红色之源。作为一个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在上海,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进行了许多开创性探索——创建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上海发起组、中国的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一系列发生在上海的“第一”,体现了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其二,红色文化是上海文化集大成的表现,不仅萌芽、发展于上海,而且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全国的进步知识分子汇聚上海,又从上海把革命火种播撒到神州大地,伟大建党精神也在上海红色文化的辐射中,从源到流,不断发展、弘扬。 三、作为百年党史中的先锋城市,上海传承和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百年历程,正是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海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做了更加完整的规定,为革命斗争的新高涨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团结以宋庆龄等为代表的民主人士,在国统区人民中传播进步思想,支援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开辟、巩固、扩大人民革命的第二条战线,中共中央上海局在危难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领导长江流域和西南等地国统区主要城市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和其他一系列斗争。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7785名烈士牺牲在上海战役中,为完整地保存这座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人民获得解放,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做出了典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上海赓续伟大建党精神。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实现自身发展,初步建成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不仅成功研制出标志我国重工业发展水平的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在“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轻工业领域制造出那个年代品质优良的工业产品,而且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等一批科技成就,同时积极支援各地技术人才,为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作出应有贡献。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大力实施“实事工程”“菜篮子工程”,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特别是1990年以后,上海紧紧抓住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从单一功能的工业城市转向“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多功能城市,并进一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上海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上海推动自贸区、进博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临港新片区、将浦东高质量打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等一项项国家战略落实落地。推进国家重点改革试点工作,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为全国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出有益探索。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踔厉奋发打造人民城市的“上海样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指引着上海这座光荣之城勇立潮头、敢当先锋,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网友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如发现灌水或违规言论将视情况删除或扣除一定的学分,感谢配合。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进行中的活动

    关联场馆

    最新资讯